个人简介:
邓丽春,女,汉族,1995年2月生,预备党员。2014年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14班。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全面发展二等奖学金、德育优秀奖学金,获“优秀学生班级工作助理”称号。
个人事迹: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叫邓丽春,是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学生,一个乐观积极、努力想要做更好的自己的人。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学生,也养成了安静内敛的性格。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知道,唯有知识才是出路,因此也很重视我的教育。从小,在学习上,我依靠自己的努力,一路坚持,最终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但我知道,大学,并不是终点,而应是人生奋斗的起点。对于生活的困难,或许有时会抱怨,会哭泣,但从来都不应该放弃。
大一的我学习成绩不算优秀,各方面也并不突出。看着身边优秀的同学们,心理总会有点落寞。但经过大一一年的适应和摸索,以及大二一年的不断努力,不管是在成绩方面,亦或是其他方面,个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我来说,迄今为止的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两点便是娱乐和成长。
娱乐
我说的娱乐,并不仅指刷剧、游玩这类纯休闲性的东西,而是指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这既可以包括运动等休闲活动,也可以包括阅读等学习性活动: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娱乐。
以前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能够去做各种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而我的大学生活,的确让我实现了很多想做的事情:我喜欢运动,特别是各种球类运动,我有时间能约同学一起打球,而一起打球的球友,可能是在蹦豆上偶然发现的有共同兴趣的球友,也可能是拿着球拍,走上球场,请求加入队伍的球友;我喜欢打网球的潇洒帅气,于是报了网球班,有老师教导,有球友陪练;我喜欢骑行,感受汗水和心灵的交汇,便加入骑行的队伍,同他们一道欣赏北京的风景;我喜欢志愿,便加入了青协,参加可种各样的志愿;我想体验工作的氛围,便申请了一份实习,虽然兼顾实习和学习让我很疲惫,但自己选择的路,必须笑着走完。
于我而言,阅读也是一种娱乐。因为喜欢,所以快乐。到大学以后,闲暇的时间多了起来,终于有时间去看自己高中积累下来的想看的书单。什么中国名著、外国文学、财会类书籍、地理杂志等,有想看的就往图书馆跑。对于自己有所感触的作品,特别是小说类的文本,就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者个人感悟,记录当时自己看这本书的感受。隔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头看,可能会嘲笑当时的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可是,却努力的想要找回当时的感觉。
成长
大学期间,让我成长最多的,便是青协的工作了吧。上大学前,我就十分渴望能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脑袋里有这种渴望。大一时的团学招新,我义无反顾的报名了青协。我喜欢做志愿,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部温暖”和“爱心包裹”活动。“西部温暖”是为西部贫困山区的人们募集冬衣,“爱心包裹”是为贫困山区儿童募集捐款。或许有些人会问,做志愿能得到什么?对我来说,只是为了遵从自己内心的那种渴望和热爱,只希望他人能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那份关怀,我相信,那会是很奇妙的一种感觉。大二这一年我担任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部长。除了是一名志愿者之外,更是一名组织者。在组织好各项志愿项目之外,还需要积极开拓新的志愿项目,而这也是让我成长最多的地方。在寻找志愿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查找相关信息、联系志愿团队、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相关事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各种找不到合适的志愿,让人感到受挫;可能因为没有协调好导致各种问题,让人感到愧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收获了许多。受挫的时候学会变得坚强,愧疚的时候会记着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接触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时,你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那是你在学校无法体验到的感觉。
生活,就是一点一点的进步。在娱乐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的快乐。大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武装自己,为将来做准备的一个人生阶段。在我的大学里,我很单纯的,只是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想做的事。这些事,不仅是我喜欢的、想做的,也是我所欠缺的。我想做这些事来不断完善我的人生,填补我的那些空白。我希望的人生,便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