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子风采 >> 正文

世博“财”子来了!——中财志愿者的首次赴外志愿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

一次从零到一的突破

5张青春名片

66天不懈坚守

2569小时倾情付出

作为我校首批赴外志愿者

他们在世博舞台

以专业与自信

向世界传递中国温度

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配合组织协调的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志愿服务工作于10月14日圆满收官。本次服务共从12所在京高校选拔60名志愿者,分三批赴外承担展陈讲解与语言翻译任务。我校作为第三批志愿来源高校之一,共派出5名青年志愿者,连续开展志愿服务66天,累计时长2569小时。此次志愿服务是我校首次成建制派出志愿者团队赴海外执行国际赛会服务任务,实现了学校涉外志愿服务的“零突破”,为拓展国际化实践育人平台开辟了新路径。


校院协同 严选精兵

为高标准完成此项海外志愿服务任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统筹部署,外国语学院承接,于3月启动志愿者招募遴选工作,通过“学院推荐—学校审核—上级评审”三级遴选机制,最终选拔出了5名政治素质过硬、语言综合能力突出的志愿者代表赴外服务。

为全面提升志愿者专业服务水平,7月30日至8月3日,我校志愿者参加了由团市委组织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中国馆展示内容介绍、志愿服务纪律规范、岗位光荣感与责任感教育,并对讲解词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解析与训练,全面提升了志愿者的专业讲解、跨文化沟通与服务管理能力,为以高水平、高素质的服务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征动员 号角吹响

6月16日,我校为大阪世博会志愿服务队举行出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凌云,以及团委、国际合作处、教务处、外国语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出席。朱凌云为志愿服务队授旗并作深情寄语,勉励同学们“守文化之正,创交流之新”,以专业素养传递中国温度,以自信风采赢得世界尊重,在国际舞台上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大课”。

青春答卷 志愿有为

作为中国馆讲解团队的一员,我校5名志愿者先后为亚洲国家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阿联酋、印度尼西亚、沙特,和南美洲巴西、非洲南非等十余个国家的外国贵宾,以及贸促会会长、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会长、上海建研院、国航大阪总经理等国内领导进行接待讲解,总计接待团组近300余次、协助处理中国馆礼宾邮件近300封、预约信息上千条,凭借出色的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素养与应急处理能力,在多岗位、多场域的服务实践中表现出色,赢得了组委会与参会各方的高度评价,生动展现了中财青年勤勉务实、自信包容、勇于担当的时代风貌,成为一张展示中国形象的青年“名片”。

异国晨光中的赤子之心

当地时间10月1日上午8点06分,远在日本的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全体工作人员,以一场庄严而热烈的升旗仪式,向祖国献上来自海外的深情祝福。清晨的阳光洒向世博园区,中国馆前广场上,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象征着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蓬勃生机‌。

全体志愿者举行升旗仪式

其中,我校马浩然同学有幸作为升旗手,在祖国生日这天的异国土地上,亲手升起五星红旗。

最荣耀的时刻,莫过于10月1日。那一天,我作为升旗手,在晨曦中亲手将五星红旗升上异国的天空。那一刻,责任有了声音,光荣有了重量。”回忆起亲手升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马浩然仍能感到内心的自豪与骄傲。两个月的志愿之旅,让他学会用行动讲述中国故事,也让他更加笃定:“中国青年,应当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

马浩然成为五星红旗的升旗手(中间)

马浩然正在讲解中国展览礼品(左二)

马浩然在展览前接待宾客(左一)

方寸展馆间的“文化摆渡人”

“在方寸展馆间,我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世界文明的学习者。”作为团队负责人,李紫慧除了高效完成管理与协调工作,还深度参与讲解、外联及前站筹备等核心任务,累计接待中外团组五十余个,并多次主导中国馆馆长、建研院、国航、佳能医疗等重要团组的外发任务,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态度和专业从容的表现赢得了各团组的肯定。从初期的忐忑生涩到后期的从容自信,李紫慧将每一次讲解视为“与世界的握手”,把每一声询问转化为“文明的对话”。当她看到国外团组因她的讲述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或国内观众在她的讲解中展露自豪神情时,她深知自己正以青春之力,参与着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互鉴。

李紫慧同学正在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

李紫慧同学正在陪同讲解(左二)

世博会上的“青春信使”

在大阪世博会的国际舞台上,“有幸作为外发团组协调员,成为链接中国馆与世界对话的‘青春信使’是荣耀更是责任”,这是郭子天阳参与此次志愿服务的心声。作为外发接待的“排头兵”,他承担了二十余次外发任务,并主动钻研各国展馆信息,为国内省部级领导及企事业单位团组提供专业、流畅的讲解与引导,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同时,他联系五十余个外馆,发送两百余封预约邮件、近千条信息,将中国馆的邀请与中华文化的魅力精准传递。在他眼中,每一封邮件都是向世界发出的真诚请柬,每一次引导讲解都是一次在跨文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

郭子天阳正在讲解(左二)

郭子天阳正在讲解(左二)


中国故事的“金牌讲解员”

作为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志愿服务的“金牌讲解员”之一,董芷楦同学主要负责前站协调与展项讲解工作。“记得第一次独立讲解时,面对老挝副馆长一行,我既紧张又坚定,努力捕捉来宾的兴趣点,为他们呈现‘量体裁衣’的讲解。”一次次讲解的积累,让她学会用中英文自如地讲述中国故事,用自信与热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志愿服务期间,她累计接待中外团组50余个,独立完成讲解30余次,多次为国家部级及以上领导提供专业讲解服务,能够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双语交流,表现沉稳、自信、细致,赢得了来宾和馆方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金牌讲解员”董芷楦(左一)

董芷楦在接待来宾

多样文化的融合员——“Unity in diversity”

“64个日夜,近30次讲解,无数次与游客交谈,与17个国家的嘉宾交流,从慌乱到从容,展示中国形象,体会世界的多样与包容。在世博,我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更加理解“Unity in diversity”的意义。”这是仪卓琳同学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团队中她主要负责简历安排与展项讲解工作。她善于根据来宾背景与兴趣灵活调整讲解重点,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讲解过程中互动性强、氛围亲切,让来宾充分感受到热情周到的接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回忆道,在志愿服务之外,大家在国庆齐唱国歌、中秋共食月饼,整个团队像一个温暖的家,更让她体会到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与意义。于她而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志愿经历,更是在向世界宣告,她们正在“以中国青年的身份,走向世界”。

仪卓琳正在热情讲解

中财大志愿者合影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志愿只向家国未来

以志愿之名,赴世博之约

以龙马精神,担时代使命

愿更多中财青年能在国际舞台展露锋芒

让世界因我们深度瞩目中国

让中国因我们更加拥抱世界!



撰稿人:校团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郭子天阳、马浩然、李紫慧、董芷楦、仪卓琳

审稿人:校团委、外国语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