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战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讲座

发布日期:2020-12-07 浏览次数:

 

为培育年轻学子的学术素养,外国语学院特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姚成贺副教授于20201241800-2000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做了题为“战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线上讲座。

 

讲座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现实主义小说的历史定位;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战后英国小说主义的小说演变历程和个案梳理。

 

(一)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源远流长,19世纪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世纪,英国文学家奥斯丁、狄更斯、萨克雷、乔治·爱略特、特罗洛普等人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开辟了广阔的小说世界。虽然小说家不乏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但更多是在对主导地位意识形态复制、实践、强化;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家对小说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段做各种各样的探索实验,开创了一种新的格局,也让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受到冲击和批判。二战后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面临着历史定位的选择,也战后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复兴”。

 

(二)战后的现实主义理论着力揭示“现实 / 虚构”的内在悖论,将20世纪现实主义界定为以具体的、置于特定场景之中的或然性为基础,但不再拘泥于表面细节的真实,也不有意制造普遍性的假象,而是努力去揭示某种生活体验“本质的真实”。 戈尔德曼(Alvin I. Goldman) 的“适配”(fittingness)论认为,文本与现实的关系恰似衣服与身体之间的适配关系,而非镜子与物体之间的死板对照;加西雷克(Andrzej Gasiorek)的《战后英国小说:现实主义及其之后》认为,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赋予了现实主义文学不息的生命力,现实主义自身的复杂和多元性,其概念“灵活、宽泛、不稳定、彻底开放”的内涵与外延,为当代英国小说中多种形式、风格和技巧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栖息之所;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解释学界定“摹仿”的内涵说,摹仿“并不直接将自己等同于某些既定之物”,而是“生产它所模拟的东西”,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不在于描绘内容的实在性(actuality),而在于其可信性(plausibility);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文学事件》将文学作品创作和阅读过程比作“心理诊疗室”的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真相并非直接指涉 (外部世界),而是指一段陈述在更广阔的虚构情境中体现的功能”。在各种理论的关照下,现实主义不仅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共时性的概念,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时进程而存在,同时对变化着的现实本质作出回应。

 

(三)二战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并非简单地反对美学实验,也非修正、延续19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技巧,而是一种崭新的现实主义形式,拥有“灵活、宽泛、不稳定、彻底开放”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作为现实主义传统继承者的小说家中,斯诺(C. P. Snow)以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姿态忠实地反映英国社会,直接展示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等现实问题;库珀(William Cooper)塑造不墨守陈规的人物形象,描写放纵的个人生活,对寻常百姓生活抒发了喜剧式与散文式的歌颂;格林(Graham Greene)将人性与道德冲突作为故事的叙事动力,展现一个由不同信仰、性格、经历的人组成的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精神世界,50年代中期创作兴趣转向国际政治题材;女作家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小说题材从早期的女性主义发展到后期的社会批判小说,偏向书写社会真实。(2) “愤怒的一代”代表性小说家中,韦恩(John Wain)以《每况愈下》(Hurry on Down, 1960)揭露英国传统教育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展现等级制度滋生出的强烈阶级对立情绪,引领“混合反抗的幽默、工人阶级的生活以及对现存制度隐秘批评的小说新潮流”;艾米斯(Kingsley Amis)以《幸运的吉姆》(Lucky Jim, 1954) 继承现实主义叙述手法,塑造战后英国的“小人物”形象,表达平凡的下层“小人物”们对社会现实和现代文明的强烈不满。(3)社会讽刺小说的代表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继承英国1819世纪现实主义社会讽刺小说的传统,同时吸纳许多小说创作的新异元素,将现实主义叙述与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麦克尤恩(Ian McEwan):揭示社会痼疾、探讨人类生存困境,其《天真的人》(The Innocent, 1990)回到50年代东西方冷战时期的间谍故事模式,《黑狗》(Black Dogs, 1992)回忆和控诉纳粹暴行,总之兼顾文学的严肃性和小说的可读性,深刻洞察当代英国的道德与公众生活。(4)具有“语言意识”的文学或“以语言意识的模式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新型现实主义文学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不断吸纳非现实主义元素,其代表作家默多克(Iris Murdoch)关注到人们语言意识的觉醒,其《在网下》(Under the Net, 1954)被誉为“一部有关现实主义的寓言”,“一个观念的游戏”; 拜厄特(A. S. Byatt)思考语言的创造力与超验性真实之间的关系,《巴别塔》(Babel Tower, 1996) 强调语言的编织就像一张网,人物由语言建构,却又超越语言,观念由语言建构,却又超越语言。

 

讲座精彩,讲座主持人吴新云教授评价讲座“新鲜、丰满、深入”:“新鲜”性在于涉及的小说有的出版于21世纪之交,关注的问题点及时新颖;“丰满”性是指讲座的信息量大,从历史前景到当下,从文学理论到文本分析,方方面面,浑然一体;“深入”性是指的文本分析的角度前沿,充满思辨和哲理,启发人思考。听讲座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生有五十多人。讲座最后设有问答环节,学生就小说阅读和文学研究问题进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