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19:00-20:30,外国语学院于线上成功举办了题为“AI时代政务微博话语中政府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的讲座,本讲座是学院2025年上半年“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四讲。主讲人为南京大学教授、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语用学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袁周敏。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润晗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七十余名师生参与。

袁周敏教授以微博话语中互动性的语用现象导入语用身份理论,结合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展开对政务微博话语中政府身份建构类型的深入探讨。袁教授对政务微博中高频词、主题词、语境搭配关系及话语策略的使用进行了多维度的案例分析,识别出政府建构的融媒体传播者、公众服务者、信息传递者、虚拟朋友等多重的语用身份。袁教授强调语言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在微博问政中,政府语用身份的动态建构和“去机构化”的身份认同促进了其与网民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治理效果和服务能力。

随后,袁教授系统阐释了AI时代的语用身份研究,通过对比豆包、DeepSeek和Kimi在案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指出AI可以帮助我们大规模识别语料库当中的语用身份类别。袁教授还进一步分析了AI时代的多模态语用学及其深层逻辑,强调大语言模型正在引发知识获取方式、传播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未来以问题为中心组织知识生产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讲座互动环节,袁教授回答了师生关于语用身份类数识别方法和理论依据的问题,为AI时代语用身份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新路径,参会师生收获颇丰。
作为学院的常规学术活动之一,此次“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在2025上半年已成功举办四场,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主题,涵盖了话语研究、文献阅读方法论、信息传播与知识生产等前沿议题,激发了广大师生对AI时代学术研究的深层思考。外国语学院将以此系列讲座为契机,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为学院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撰稿人:尚碧莹
审稿人:张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