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要事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25上半年“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次数:

20255819:30-21:00,外国语学院于线上成功举办了题为“AI赋能话语研究转型的路径——对象、视角与方法的讲座。本讲座是学院2025年上半年“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主讲人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解放语用学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会长),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延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润晗教授对毛延生教授及与会师生表示欢迎,并指出本次“学术活动月”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主题。本次讲座共吸引了校内外近200名师生参与,讲座由英语系教师魏爽博士主持。

毛延生教授从对象拓展、视角创新与方法融合三重维度,探讨了AI赋能话语研究的转型路径。毛教授认为,AI时代话语研究应坚持守正创新,研究对象可以突破传统文本边界,转向以社交媒体、多模态数据、跨语言语料的大规模分析为对象,精细化呈现话语使用背后所隐含的权力结构、情感偏向与文化逻辑。毛延生教授还向观众详细展示了AI话语研究的典型案例,如使用词向量分析揭示话语认知图式,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刻画话语传播规律,运用因果推断技术评估话语社会影响,形成理论视角、思维视角、批判视角三合一的AI赋能话语研究视角,从而实现“人文计算”转向。最后,毛延生教授指出,AI赋能话语研究方法创新应聚焦三大路径,即构建动态知识库追踪话语演变、开发多模态融合分析系统、创建人机协同研究平台,在量化分析与质性阐释间建立闭环。

AI赋能话语研究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观点论证。毛延生教授鼓励话语研究者坚持“四德俱全”,即创新(元)、通达(亨)、收获(利)、守则(贞),AI技术正在重塑话语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其核心价值在于搭建人文思考与计算科学的对话桥梁。毛延生教授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现场提问环节,观众围绕话语研究选题、技术、方法等细节问题与毛延生教授进行深入探讨,既有老师专业性提问,又有学生话语研究入门咨询,毛教授回答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线上师生开拓了学术视野,为AI时代话语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全场观众收获颇丰。

外国语学院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高度重视采用多样的学术活动为学院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此次“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即为学院常规学术活动之一。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持续关注。


撰稿人:魏爽

审稿人:张润晗